学龄前家庭就迫不及待开发智力,到上小学一二年级时,课本知识早已不在话
下,老师讲的他全懂,他上课能坐得住吗?一两年下来,渐渐养成上课注意力不
集中的习惯。这就迫使老师把自己的课上得非常精彩,上得让学生注意力一点
也不肯分散。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了解学生,教育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连
这一点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你还配做什么老师!你好意思让学生称你“老
师”吗?
师德的要求姑且不论,现在有的老师仅仅从教学方法来看,就明显不合格。
“差师”现象就这样让人无法回避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奇怪的是许多人对此却视
而不见。尊师重教不是对“差师”现象讳疾忌医,正视它,才能解决它。否则,
“差师”只会越来越多。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系列新闻说明,我们的老师中确实有一些“差
师”:“隔离专家”“用刀专家”“打骂专家”。作者进而论证,“从教学过程来说,
学生之所以沦为“差生”,责任基本上应该归之于“差师'”。他分析了学生沦为
差生的三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与“差师”有关。不能“了解学生,教育学生,
体谅学生,帮助学生”,这样的人就不配做老师。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要正视
“差师”现象。在这里,作者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作判断,拍砖头,而是认真讲道
理,以理服人。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纷纷加入对“差师”问题的讨
论。在讨论中,作者又发表了《再论“差师”》《三论“差师”》,从多个角度对“差
师”现象加以剖析,使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入。
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有“评”有
“论”,“评”“论”结合,才能叫评论。新闻评论最忌不讲道理,唯我独尊,指手画
脚。过去的一些党报社论就摆不正这个位置,总是对别人发号施令,形成了所谓
的“社论体”,以致大家都以为新闻评论就是那种样子,好多评论一上来就是“有
人怎么怎么样”,然后批判一通,最后发出指示: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这样的
评论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过去,有人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这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是把它当作党中央
精神的传达,所谓“读者对象县团级”,就是说县团级干部从中可以把握党中央
新的精神,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的,但如今的新闻
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
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
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
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大众评论,这
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
为此,有的人把“指导性”改为“引导性”。一部分评论确实具有引导性,但
在评论大众化的今天,更多的评论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别人商榷,连引导性也
谈不上。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别人
觉得你说得有理,就接受你的意见,此时你就引导了别人;觉得你说得不对,就对
你提出批评,此时是别人要引导你;觉得你说得没有见地,就理也不理你,根本谈
不上引导。“指导性”“引导性”都假设评论者比别人强,评论者是真理的化身,
或者假设别人都没有见地,可以由他来引导,这种高人一头的自我想象是要不得
的。评论者与其接受者是平等的有限的认识主体,大家只是在观点的交流中各
自不断地调整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指导性”“引导性”后面,是一种话
语霸权观念,“我说你听”“我导你跟”,过去曾经导致了思想市场的萧条,现今,
对于观念的多元化也是极为有害的。
有的著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话乍一看似乎没错,评
论没有科学性,不讲逻辑,所论之理就会走向片面化,甚至会歪曲新闻事实所具
有的意义。但是,这是对于新闻评论的要求,而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特点者,
存在的根据,与他物的不同点,即没有了它就构不成新闻评论的那些东西。新闻
评论若不阐述道理,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但是,有的道理可能讲对了,有的可能
讲错了;有的可能讲得较科学、全面,有的可能讲得不科学,讲得较片面。我们不
能因为哪篇新闻评论道理讲错了,或讲得不全面、不辩证,就否认它是新闻评论。
如果一则新闻评论已经把真理完全占有了,也就没有别人参与讨论的余地了。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受到其所站立场、理论背景、知识水平的限制,其
观点总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共时性地来看,真理有诸多侧面,历时性地来看,
真理又在不断发展,以有限的生命去解读无限的真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评论
是“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如果这样来审查新闻评论作品,那就没有了新闻
评论。这样的说法只能把大众拒绝在新闻评论大门之外,而由少数所谓“具有
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家们去垄断新闻评论话语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
看前人的新闻评论,发现那些所谓的理论家们产生的谬误实在太多。比如《人
民日报》曾有一篇题为《不要当官,要干革命》的评论,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优秀
新闻评论看,这篇评论从题目上看就是不科学的。“当官”和“干革命”本来就不
是相互矛盾的概念,要照论者的观点推论下去,岂不成了当官的都是不革命甚或
是反革命的了?事实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都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他们也被尊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当官”和“干革命”对立起来,这样
的评论,别说“严格”的科学性,就连不严格的科学性也谈不上。当然,我们不是
苛求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承认他们在写作当时所做出的求科学的努力,但他们
的错误又说明,我们不能苛求新闻评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应该说,新
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是“论理性”,而不是“科学性”。“论理性”使新闻评论既区别
于单纯的新闻,又区别于党和国家的政令,区别于文件的转发与传达。新闻评论
都要以评论者对社会人生中诸多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认识去发言,去影响舆论,引
导舆论。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闻评论虽讲求论理性,但它与学术论文有很大的区
别。关于两者的区别,我们后文专门来讲,此处不赘述。
(五)大众性
新闻评论的大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评论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
我国虽然在唐朝时就有了“邸报”,但是,“邸报”是宫廷公报,不是大众传
媒,它刊载的主要内容是皇帝诏书、命令、起居言行、皇室动态、诸臣奏议、官吏升
降以及王朝的法令、公报等,并没有一般的新闻,自然谈不上有新闻评论。只是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渐形成,才有了新闻报道及依附于这种报道的媒介新闻
评论的出现。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媒介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
新闻评论是对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评论,它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是大
众舆论的反映。新闻具有价值性,价值是客观事物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关系大小、
作用大小的判断,新闻的价值性就是新闻事实能受到大众重视,为大众所喜闻乐
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为深广的影响和作用的属性。既然是这样,新闻就必然
具有大众性。而新闻为大众所关心的程度,或者说新闻对大众影响的大小就决
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评论正是选择那些对大众容易造成巨大影响的,与
大众关系极为密切的新闻事实去加以评论,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
散的、零乱的、互相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
分析,形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与社会大众交换看法,或者说是作用于舆论
所谓舆论,就是群众的言论。新闻评论不是给少数人看,让少数人听的,它
要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要与大众交流。
正因为要作用于舆论,所以,新闻评论在文体上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深入
浅出。梁启超当年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点,从而形成独具
特色的“时务文体”,所谓“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平易畅达,时杂俚语、韵语及
外来语法”,“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1]由于他注意了接受者的特点,所以
他的文章“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以至“一纸风行,海内视听为之一耸”。[2]
新闻评论的大众性这一特点对于那些专业性较强的评论是一个考验。新闻
评论在对经济文化领域的问题进行评述、阐释时,往往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表
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一文就既有经济
学理论,又有金融学知识,还涉及国家金融政策。这时,新闻评论就要注意寻找
各有专业性的大众的公共生存空间,将深奥的、专业性强的名词术语浅显化、通
俗化,变成大众较易接受的东西。
4.新闻评论具有大众性
大众性还有一义,即大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新闻评论有别于专业
性评论,是对大众共同话题的评说,有了大众的参与,形成双向对话交流,新闻评
论就真正有了生命,成为有源之水。
需要解释的是,大众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普通的工人、农民属于大
众,官员和专家也属于大众,不能把大众理解为与干部相对的老百姓,似乎新闻
评论只要老百姓看,不要干部看,只要工人、农民看,不要官员和专家看。事实
上,工人、农民看评论的很少,真正看评论的恰恰主要是干部和知识分子。许多
评论属于对行政工作的建言,如果行政干部都不看,就起不到它的作用了。
说大众性不意味着就没有分层。实际上,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独特受众定
位,《南方周末》就主要定位于知识分子群体,《南方周末》上的评论当然要考虑
知识分子群体的接受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新闻评论在一个社会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
天赋人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论自由权。当然,人必先活着,其他的一切
才有所附丽,但所有动植物都要求生存权,而人与动植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思
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可见,言论自由权利是人权的核心。当今,大多数
国家都把言论自由写入其宪法,言论自由成为人的不可被剥夺的权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