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做到这三点,才能实现新闻写作的一般公正
一般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的公平性是报纸和期刊的一种形式的整体态度。就具体的实施报告或描述而言,公平性是客观的,即根据事物的原始面貌来反映。①在新闻报道中,绝对客观是一个永远无限接近的值,不能完全实现,总会有阶级、党派和个人倾向。正是看到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提出用一般的公正来抵制倾向性的想法。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般的公平和客观报道概念。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这种报道概念仍然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沉淀的转型时代,客观报道在媒体建立自身权威、引起读者共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立丹教授将一般的公平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陈述事实;如果有隐蔽性和自然性的倾向;对读者没有直接影响的印象。②本文以H大学198名新闻专业学生的716个新闻作业为样本,分析了学生写作与一般公平之间的差距,探讨了如何从新闻观到新闻实践实现一般公平。从一般联系的角度来看,客观真实的事实陈述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事实与希望的分离。数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根据采访现场的事件报道新闻,但仍有11人.4%的学生按照希望写作业。一个极端的案例是,由于学生们认为这样写作是合适的,一场人少的讲座如火如荼地写作。马克思在谈论好报和坏报的区别时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准:根据事实或希望来描述事实。所谓希望种主观意愿,有时是常识,有时是麻木,有时是好祝愿,无论哪一种都应该被抛弃。新闻从业者应该在每一次写作中对抗自然和惯性,保持习惯性的警惕和质疑,抛开希望回归事实。2.区分事实和评论。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不能自己发表评论,但统计发现92.5%的学生在作业中发表个人评论。评论的形式以及存在的目的不一而足,有的是表达对文章主题的回应,有的是对事件发展提出希望,有的是对受访者提出要求,还有的仅仅是认为其他的稿子中都有人评论,我的稿子中也应该有评论。通过对作者的深入采访,我了解到学生们在新闻中添加了个人评论。这种情况的先导条件主要是在高考前进行议论文培训,而这种高度评论的欲望在新媒体传播中得到了推动。在练习中,学生希望通过个人评论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手稿的意图,并信任他们所表达的观点,但这种荒野力量的背后往往是心脏和缺乏力量的效果。恩格斯指出,只有明显无可争辩的事实才能让读者建立无可争辩的信念。③用事实说话并不意味着没有或失去立场或观点,而是通过挖掘可以在评论背后提供支持的事实信息来证明观点;让读者通过展示事实得出结论,更相信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3.事实选择标准。在新闻写作课的教科书中,新的接近兴趣作为新闻事实的价值标准。虽然可操作性直观、清晰,但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单一教条的问题。经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笔者发现48.9%的学生在第一次作业中会出现事实选择不当、琐事扩大、随机选择等突出问题。例如,学生在稿件中留下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如会后留下来打扫卫生;惊讶地将单个和偶尔的下水道堵塞描述为重大突发新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新闻价值判断中缺乏片面和最理想的价值观,只关注吸引观众的情感,满足观众浅层次的需求。④真正的新闻价值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深入人们的需求。马克思认为报纸生活在人民中。⑤马克思提出的人民标准在实际新闻采写中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但可以作为深化理解思维、自觉反思和价值检验的一种方式。它要求新闻采写找到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结合点。润物无声的观点表达一般公平要求表达者在表达时要注意隐蔽性和自然性。笔者认为这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声源的构成。在谈到生产过剩理论时,马克思指出了学者的观点,并谈到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⑥让双方说话,尤其是有明显错误的一方说话,似乎给有利或需要维护的一方带来了麻烦,实际上是为了让读者更加相信一个想法。⑦笔者对学生舆论监督报告作业进行统计发现,63.6%的学生在第一稿报道中缺乏批评者的声音。在深入的采访中,学生们要么害怕与主管见面,要么认为问题的真相显然存在,没有必要采访批评者。既有能力也有态度,但归根结底还是对责任感的理解。记者撰写新闻的目的是挑起问题或全面、客观地呈现,让事实与事实进行辩论,促进事件解决、社会进步、人类理性进步,这是记者是否坚持公平意识,报告是否能反映一般公平理念的重要体现。2.掌握语气语调。恩格斯在与《前进报》主编李卜克内西通信时说:如果他们埋怨我的语调,那么,我希望你不要忘记反驳他们,向他们指出杜先生对待马克思和他的其他先驱者的语调。恩格斯还指出,杜林的语调是歪曲和辱骂他的先驱。⑧马克思还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解释了他粗俗甚至粗鲁的语调。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闻实践中非常重视语气问题,避免了粗糙表达带来的噪音,使新闻失去了冷静和公平的推理。在学生的练习中,与语气和语调相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的使用上。虽然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修饰词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多使用形容词很容易让你(记者。⑩统计发现高达97.5%的作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修改问题。其中,既有奋斗与并肩作战的空洞,也有大量修饰性词汇的堆砌,也有成功圆满完成重要讲话等习惯性、正确的废话表达。潜移默化的观点影响新闻报道,观点的表达不仅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读者是否接受和认可1.强调身份转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闻实践中非常重视身份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透露出弦外之音,包括谦虚和真诚的表达,最终指向的是确保新闻的公平面貌。恩格斯在致信德国党领导人倍倍尔时说:作为一名编辑,我不能同意他们的作品(做)方法。当我为《新莱茵报》写《马扎尔人的胜利》报道时,我在一开始就通过与《科伦日报》的比较说。在实践中,学生往往忽视身份的变化,缺乏对我和记者的区别。37.4%的学生把报告中应有的记者发现写成我发现的。结合前述92.5%的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发表个人评论。可以发现,从我到记者的转变不仅是表达技巧的提高,也是对身份的认知,对语言作用的认知,以及对自己责任的明确。2.解释信息来源。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有两个记者必须关注的受访者:当事人和内部人士。作为不同的信息来源,他们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公平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发表文章时注意标明信源。据目击者介绍,根据到达这里的信差,我们在《波希米亚立宪报》上引用了另一篇关于南方军事行动的报道,这是可信的。匿名消息源也要说清楚,比如这个消息是基于我们从可靠方面得到的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应该解释一些不可靠的信源。例如,我们唯一拥有的信息是比利时报纸上含糊不清、矛盾的报道,以及我们对巴黎的了解。这些清晰的信源解释使读者能够确定为什么要相信,为什么要相信报告的公平性。统计显示,80.5%的学生可以标记信源,但58.3%的学生选择信源不当。例如,一些学生应该采访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来解释是否应该禁止摩托车。也有41.7%的学生使用匿名信源过于随意和频繁。这使得练习报告过于随意和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