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导语写作格式与案例分享
就是用最短的文字来表达新闻的核心内容,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体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美联社发布的新闻稿中,导语是五个字:日本投降!正是这五个字被当时的新闻界公认为最好的导语。这种导语写作适用于一些情况重大、影响广、时效性要求高、内容独特的新闻稿。比如一家保险公司在当地的年度保费,第一个超过30亿元。它发出的新闻导语是:保费超过30亿元!第二,设置悬念法。我们经常使用这种导语写作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卖关子。关键是不要先说,先提高读者的胃口,让你继续阅读,找到答案。比如有一个新闻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各位旅客,这辆车上的一个旅客突然生病。如果你是医务员,请尽快联系乘务员。……新闻一开始,就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副紧张的场面,让读者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而且重复了两遍请尽快联系乘务员,把紧张的场面渲染到了极致。读者会想——车里有医务工作者吗?这个乘客能得救吗?这样的悬念可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再举个例子,我在线下新闻稿写作培训的时候,做了一个现场练习,就是为这门公文写作课程写一篇新闻稿。一个学生写的导语是公文写作可以这么简单。这就是设置悬念的方法。在大多数人眼里,写作很头疼,公文写作更麻烦。这篇新闻稿一开始就告诉你,公文写作可以变得很简单,满足了读者的胃口。第三,前后对比。也就是说,在导语的描述中,构建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或情绪,从而造成巨大的对比,吸引读者。比如这篇新闻的导语:美国经济正在全面复苏,但副总统的儿子在这里和失业者一起获得救济复苏。比如前后一句话是经济复苏的巨大对比,后一句话是经济复苏。只有石头和沙子,但地质学家在3200米以下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另一个例子是公司的新闻指南:公司在年初完成了指标,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指出了未来的五个挑战。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各种指标,这是令人满意的。但下半部分立即表明,公司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第四,特写镜头法。这种方法是故意以文本的形式扩大某一点,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角色,或一个声音,一个表达。例如,一家公司举办了一场员工运动会,它的新闻稿写道:太棒了,太棒了!XXX主管这样评价运动会。这个导语用特写镜头瞄准了一个员工的声音。另一个例子是,一所大学举的讲座,新闻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2020年新生XXX,当她离开讲堂时,她仍然擦着眼角的眼泪。她说她带来的一包餐巾纸都用光了。这个指南用特写镜头锁定了一个普通学生和她听完报告后的状态,并使用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餐巾纸用完了,为读者创造一种画面感。另一个例子是,这条新闻的指南是这样写的:转眼间,他在青藏高原上战斗了30个春秋。原来的绿丝现在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风沙雕刻的痕迹。这个特写镜头瞄准了地质工作者的外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自己沧桑而伟大的形象站在他面前。第五,回答问题。问题总是比直截了当的叙述更有吸引力,提问和回答问题也是新闻的功能之一。因此,在指南中,首先抛出读者感兴趣的话题,然后通过新闻稿进行回答,使整篇文章具有完整性。例如,这篇新闻稿的指南是这样写的:行政服务中心在9点工作,为什么来工作的人不能进门?这个问题引起了读者的怀疑。已经工作的行政服务中心怎么能来工作呢?人们甚至不能进去?例如,客户在哪里主动处理这样的问题?例如,客户还有钱的指南也让读者主动来处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赚钱?你想要什么?第六,名诗句法。这里的名诗句可以是古典诗词,一些名言,甚至一些现代流行歌词。总之,用熟悉的文字,读者很快被带入作者设置的场景。比如这篇新闻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老马,志在千里,老干部党支部举办了一系列欢迎国庆的活动。比如我曾经穿越过山河大海,也穿越过人山人海,公司成功举办了年轻员工定向拓展培训。第七,拟人修辞。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会让读者感觉生动,充满人情味,给人一种亲切感。比如嗨,大家好!公司新址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拟人化的建筑,并以问候的方式与员工见面。再举一个例子:船头溅起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公司员工成功结束了整个新闻稿。也就是说,整个新闻稿可以用几个简单的词汇列出。也就是说,整个词汇可以用几个简单的词汇列出。也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举个例子:100辆车!500人!20个昼夜!4000起报案!公司灾难理赔工作圆满结束!这里的100辆车,500人,20个昼夜,4000起案件,其实指出了灾难理赔中出动的车辆数量、参与者数量、时间长、案件复杂,逐一表达了灾难理赔工作的难度。第九,解释背景法。解释背景法,可以用一些历史典故、寓言哲学,也可以用一些大背景、大事件、热点词汇作为背景,引入新闻稿中的具体事件。比如199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永州养蛇的新闻。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任职时,曾经写过几千篇著名的《捕蛇者说》,使永州野生产异蛇闻名。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以捕蛇抵租的永州作为新一代捕蛇者的背景,在十九大报告中悄然兴起,指出了十九大农村捕蛇者的初衷和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公司选派8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西部对口单位支持建设。显然,这份新闻稿的背景是党的十九大。然后,利用这样的背景和事件,整个新闻稿的政治地位自然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