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笑话不能玩新闻擦边球 必须遵守规则
近日,几段女孩考上清华后跪下感谢父亲的视频火了,网友纷纷称赞,表示感动得流泪。然而,一些网民后来发现,该账户已经发布了许多视频,同一个小女孩被清华大学录取,但她的父亲是工地上的工人和植物人。 面对网民的质疑和批评,视频创作者回应说,我们是笑话,但许多短视频号码未经证实,盗用我们的视频作为新闻传播,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携带这个锅。(7月28日《扬子晚报》)脑补了两个场景。首先,植物人的父亲躺在床上。女孩告诉父亲她被大学录取了。爸爸,我很想你!第二,父亲正在捡瓶子,女孩找到了父亲,兴奋地跪下来告诉他,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然后父女俩一起哭了。社会需要正能量,人们喜欢正能量。当然,这样的场景很感人。然而,当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时候,你有吃苍蝇的感觉吗?女孩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孩跪下来感谢父亲的广泛传播,这是基于人们的同情心,而不仅仅是眼睛。编造一个女孩跪下来感谢她父亲的伤害有多大?假正能量,看似无害,实则伤害了人们的同情心,增加了社会信任的成本。创作者反复说这是一个笑话而不是一个新闻,他们已经在账户主页上标记了他们所做的是一个笑话,但在当前的沟通背景下,有多少人在看视频之前先找到创作者的主页?这是故意的,玩新闻边球,还是粗心的疏忽,只是因为缺乏经验,视频没有标记?必须强调的是,在段子和新闻之间,是有明确分界线的,对于所有创作者来说,都必须恪守规则,不能逾越。近年来,笑话的创作非常热门。本质上,笑话属于虚构创作,但许多笑话家在创作中越过了线,利用公众舆论对非虚构创作的信任和善意,走在灰色地带。一个明显的倾向是抓住社会热点、痛点和兴奋点,做出似是而非甚至全假的事情。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短视频所独有的。去年1月,一篇题为《一个贫困家庭的状元之死》的文章被更新。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一个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的故事。他在高考中获得了市理科状元。在大学期间,他努力工作,为姐姐攒钱上大学。后来,他利用慈善、同情等温暖的情感欺骗读者,因为胃癌死亡的无用和邪恶的界限,试图突破邪恶的界限。事件发酵后,文章所在文章所在地某一现象级大规模解体。这种创作既有悲剧,也有正能量。无论哪一种,都是对创作伦理的侵犯,最终伤害了社会。非虚构创作与虚构创作有着天然的界限。非虚构创作必须遵循零容忍、零妥协的真实原则,只要是非虚构作品,就必须清晰标记,不能造成任何误解。笑话手有创作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能违背创作伦理,笑话手也不能成为假丑的制造者。一位创作者声称,你看韩剧哭了,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呢?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都知道韩剧是虚构的,而女孩在被清华大学录取后跪下来感谢父亲穿着新闻外套,至少让人们认为这是新闻。自媒体笑话不能打新闻擦边球,如果不能坚持这个共识,必然会陷入深深的底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