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大多数人因为没意识到这一过程,或者因为懒,做完前半部分,就把文章发出去了。做加法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做减法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
什么是价值密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篇幅内,比如一分钟、手机一屏,你能提供多少价值。价值密度越高,读者获取价值的效率也就越高。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有一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收藏着。
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写得有多糟。没人告诉他们,他们的风格中挤入了多少多余或晦涩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又是如何阻碍他们的表达的。如果你给我一篇八页长的文章,我会帮你删减到四页,你可能会大叫说这是不可能的。然后你回家照做,发现文章确实变得好多了。接下来才是难办的部分:继续减成三页。
现今是一个内容供大于求的时代,读者不想花太多时间去看一篇文章,更不想花时间看一篇价值不高的文章。如果说信息总量小的文章是不值一看的,那价值密度低的文章会让人感到是在浪费生命。
如何通过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可以通过以下三点。
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
减法写作,先减大,再减小。减大是从文章整体入手,减小是从词句细微处入手。所以减法写作的第一步是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从个体经验和外部经验的八个渠道搜索大量相关素材,然后在写作中尽可能地穿插运用,同时还要进行加法写作,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是提高信息总量的必经之路。
但是,写完之后,你还要做一次大删减,不是删几个字词或者其他小细节,而是整体审视:先明确本篇文章的核心主题是什么,然后一边在心里想着这一主题,一边从头到尾快速重读一遍文章,但凡遇到对主题没帮助的论点、论据,都果断删除,哪怕它很精彩,也是个累赘。
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一篇文章好看,不是因为每一段好看,而是整体好看。好看的文章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从头到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中间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个累赘的东西,都会减弱整体的逻辑、流畅感、价值密度,也容易让读者“出戏”。
2018年4月5日,我写的一篇文章《套现15亿现金后,摩拜80后创始人留下2条人生潜规则》突破了160万的阅读量,属于全网千万级阅读量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摩拜创始人胡玮炜。2016年年底,我曾写过另一篇关于她的千万级阅读量的文章——《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如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因此对她的创业故事非常熟悉,但这次写文章时,我基本都没有用。
为什么?因为我的论点是“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我写的分论点和论据,到最后都落在文章的一句话上:以上各个节点,我都没有看到这个80后女孩是在冲着钱做选择。然后,以此引出我的核心论点: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这样就非常流畅,没有任何累赘的内容,逻辑上也具有说服力。
我因这一技巧受益匪浅,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的很多文章都采用这一技巧,比如《俞敏洪:我整整自卑了10年,自卑比狂妄更糟糕》一文,我在论点、论据方面都只选俞敏洪与自卑自信有关的素材,有关他的其他经历再精彩我也不用。当然,这些内容在之后写其他主题的时候可以使用。
读者之所以会点击你的文章,是因为你写的主题是他想看的。如果读者点进来发现里面很多内容与主题无关,那你的文章对他来说就是价值密度低的、没有阅读价值的。减法写作会时刻提醒你要聚焦主题,不要贪多,不要节外生枝。
优化重复表达
重复是最大的啰唆,是文章价值密度的毒药,也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没人喜欢看一篇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我们看到那些经常重复表达的文章,面对那些喜欢重复表达的聊天对象,内心经常崩溃:你怎么又说了一遍?你不是刚说了这一点吗?
重复表达主要有五类。
1.相近的观点
比如,我最初写《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一文时,列了两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是:情商高的老板,少跟员工讲道理。
第二个论点是:情商高的老板明白,管人就是管情绪。
最后,我发现解释和案例都差不多,观点太相近,有重复表达的嫌疑,所以就把这两个论点合并为一个。
2.同质的案例
什么是同质的案例?
比如我写《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一文时,其中要写的一点是:高情商的父母少跟孩子讲道理。
按照加法写作的技巧,我可以举两个案例。
我可以举一个父母和成年子女的例子,再举一个父母和上小学的孩子的例子,这样没问题。如果我举两个都是父母和小学生的例子,就是案例同质化。如果两个都是小学生,一个是国内的,一个是国外的,就又没问题了。
总之,我们用多个案例论证同一个观点时,几个案例的维度一定要不同,这样更有说服力。
3.不同的说辞表达同样的意思
以前为了应付800字的作文,有人一度采用“短话长说”“一句话说两遍”的“技巧”。今天,为了让文章看上去“充实”,我们也经常故技重施,以不同的说辞表达同样的意思,啰啰唆唆好几段,看上去信息量很大,但读起来乏味空洞。
举一个社群成员的例子,他在分享的一篇文章的开头说:
在这个星球上,文章的点赞和评论能给我们最直观的反馈,帮助我们判断文章质量的好坏;每一个星友的点赞和评论都像是教练或导师给我们的及时反馈。
这段话的毛病就是重复啰唆,前一句是说文章的点赞和评论是反馈,后一句又说点赞和评论像是教练和导师的反馈。留一个说辞就够了,重复说并没有使信息量增加。
4.不言自明型重复
不言自明型重复指的是两句话有暗含关系,一句话的含义隐含在另一句话里,如果表达了其中一个分句,另一个分句就是理所当然的。比如下面几种情况。
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喜欢砍价,用更低的价格买。
我希望明年月薪从5 000元涨到8 000元,每个月可以多赚3 000元。
你不要等我下班之后再过来找我,最好能在我下班前过来。
这些都是不言自明型重复,废话连篇,优化一下只说一次即可。
5.镜像重述
镜像重述指的是简单地用肯定和否定的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我们最好7点钟准时到咖啡厅,不要迟到。(准时到,不要迟到,镜像重述)
情商高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别人,不会光顾着自己“秀”优越感。(懂得,不会,镜像重述)
写完文章检查的时候,遇到镜像重述的内容,留下一种表达就可以,除非前后表达手法变了,增加了说服维度,否则就是啰唆。
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尽量不要用两句,一分钟能传递的信息,就不要分成两分钟,除非你有信息增量,否则别重复、别啰唆。浪费读者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从头到尾精简每一句话
关于减法写作,我在开头分享了一句对我启发很大的话,现在分享第二句。
好的写作秘诀,是把每一个句子都剥得很干净。有一千零一种减弱句子力度的累赘物,比如每一个无用的词、每一个可被简化的词、每一个已由动词表达其义的副词、每一个要让读者猜测施动者的被动结构。
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感觉被抽了两巴掌。后来,它变成我修改文章的一个准则。
我曾经给一位作者改稿子,发现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一堆,主要问题就是句子不干净,可以删减的字、词、句太多。一篇3 000字的文章,光是把累赘无用的字词删一删,也能删掉三五百字。但删完之后,你再读一遍,文章一下子就变得干净、利索、有节奏了,阅读体验也大幅提升了。具体怎么删累赘无用的字词呢?
1.不必要的代称
原句:周末和朋友粥粥吃饭,他跟我说,最近因为遭遇单位降薪调岗,所以心情很差。
改后:周末和朋友粥粥吃饭,他说,最近因为遭遇单位降薪调岗,所以心情很差。
原句:原以为听了我的这番话,粥粥可以就此释怀。
改后:原以为听了这番话,粥粥可以就此释怀。
2.删掉不必要的因果词
原句:周末和朋友粥粥吃饭,她说,最近因为遭遇单位降薪调岗,所以心情很差。
改后:周末和朋友粥粥吃饭,她说,最近遭遇单位降薪调岗,心情很差。
原句:他们吃完饭后去打球了,我没有去,因为我头晕。
改后:他们吃完饭后去打球了,我头晕,没去。
原句:公司很多员工,忍受不了新领导的苛刻,以致相继离职。
改后:公司很多员工,忍受不了新领导的苛刻,相继离职。
3.多删一点“的”“是”“了”
原句:我和新来的大学生享受着同级别的待遇。
改后:我和新来的大学生享受着同级别待遇。
原句:可是没过几天/但是没过几天,粥粥还是向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
改后:可没过几天/但没过几天,粥粥还是向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
原句:但这种员工,即便是跳槽到了别家单位,问题依然不会少。
原句:但这种员工,即便跳槽到别家单位,问题依然不会少。
4.删掉累赘词
原句:前段时间因为采访的缘故,我认识了一个名叫粥粥的餐厅店长。
改后:前段时间因为采访,我认识了一个名叫粥粥的餐厅店长。
再改:前段时间采访,我认识了一个名叫粥粥的餐厅店长。
再改:前段时间采访,我认识了一个叫粥粥的餐厅店长。
再改:前段时间采访,我认识了个叫粥粥的餐厅店长。
再改:前段时间采访,我认识了个餐厅店长,叫粥粥。
这个技巧需要你的耐心、细心。对于文章,你要一句一句地去读,然后一点点修改。但只要你这样做了,你的文章立马会上一个档次。一篇文章价值密度低,通常表现为内容与主题无关,表达重复啰唆。因此,要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要先减大再减小,先从整体入手,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优化重复表达,再从细微处入手,从头到尾精简每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