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调和多元自由主义和批判理论在意识形态/文化与经济基础关系上的分歧,弥补其各自不足(详见本书第三章讨论)。
涂尔干:实证主义与劳动分工
涂尔干的名字有时也被翻译成迪尔凯姆,白羊座,属马。封建制度的衰退和现代形态社会(modern form of society)的兴起是贯穿他学术研究的主旨。涂尔干的讨论主要调和了法国两位学者的学说:孔德(Comet)对社会实证阶段(the “positive”stage of society)和圣西门(Saint-Simon)对工业主义的讨论(Giddens,1971,p. 65)。吉登斯对涂尔干思想的总结特别清晰和准确,比如对涂尔干早期研究的总结,还有其劳动分工的论述等。当然,这倒不见得吉登斯更了解或者偏爱涂尔干,原因可能更多在于涂尔干的学术发展轨迹本来就比马克思和韦伯简单。与积极投身政治的马克思和韦伯不同,涂尔干没有那么多地涉入政治,他更多的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其学术研究的主题也相对集中。
功能主义哲学
涂尔干的学说不算特别复杂,但影响广泛,从学理层面来讲是结构功能主义和仪式观。涂尔干的仪式观学说源自人类学传统,现对社会学影响深远,但对传播学界来说还有些陌生。我们在第六章再具体介绍涂尔干有关仪式的讨论,本章则重点介绍他的功能主义学说。功能主义是传播学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和思路。功能主义将社会类比为生物有机体,如同生物器官各有其功能,社会的各个部分也有其不同功能,功能主义就是研究社会如同生物体一般的功能性运作。美国传播学的主流就是功能主义,经常用实证主义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媒体效果等,比如我们所熟悉的议程设置理论、第三人效果、涵化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等。议程设置是说大众传播媒介有告诉公众哪些议题是重要议题的功能,而创新扩散理论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在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过程中主要起到告知广传的作用。既然将社会看做有机体,涂尔干穷其一生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这个整体的社会凝聚(social cohesion),他对这个问题的哲学探讨落实在经验层面即对现代社会与劳动分工的分析。
劳动分工的社会模式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的重要特征,在这点上三位社会学之父观点一致。马克思和韦伯虽然也谈劳动分工,但他们都没有涂尔干谈得细腻、投入和系统化。
涂尔干说,“尽管传统道德
新闻营销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恰似绵里藏针,收而不露,克敌于无形。它追求的是一种东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流传结果。新闻内容则是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武当拳法,软硬兼施、表里兼修,才是最有力的营销手段。新闻营销文字可以不要富丽、可以无需震撼,但必然要推心置腹说家常话。绵绵道来,一字一句都是为消费者的着想考虑。 新闻营销的特点解读: 1、本质是告白——追求低本钱和高效回报,不要回避贸易的天性。 2、伪装形式是新闻资讯、打点思想,企业文化,技能、能力文档,评论、包括文字元素的游戏等一切文字资源。——使受众眼软(只有目光驻留了,彷徨了,才有时机) 3、宗旨是制造信任——使受众心软(只有相信你了,才会付诸动作) 4、要害要求是把产物卖点说得大白透彻——使受众脑软(有了印象,还要相识清楚,不然脑筋照旧硬梆梆的) 5、出力点是乐趣和洽处——使受众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 6、重要特性是的口碑流传性——使受众耳软(伴侣推荐的,更愿意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