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社长的穆青同志提出的。这也不是穆青的创造发明,他是在日本共同社的一份材料上看到的,因为与他的想法相吻合,就借用了这个术语。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一文(见穆青著《新闻工作散论》一书)中他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他心目中的视觉新闻,主要指“本报讯”之类的纯新闻,也包括特写、速写式新闻,也不排斥通讯。这些论述非常切合当时新闻工作的需要,于是,有一些人与之呼应写了不少文章。“视觉新闻”一说便流行开来,成为业内人士的口头语。
其实,穆青1983年提的视觉新闻后来又有了发展。当时主要是指文字新闻的具体形象化,增强可读性;今天,视觉新闻的内容扩大了。近几年报纸上大量出现的图片、图解、图表、图例等等,都应列入视觉新闻的范围。报纸不仅要可读,而且要真正做到可看、可视,容易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现场新闻,则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及时报道事件发生发展具体状况的新闻。其特征是:事件性、时效性和现场感。记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是发现、捕捉现场新闻的惟一途径。这与有些新闻中要求增加一些视觉因素,注意描写现场情景有所不同。它必须是记者亲临现场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实的直接见闻和见证,不是新闻发生之后再去现场“查勘”一下的时过境迁的所谓现场新闻。如果事件发生时记者不在现场,记者要力求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追踪事件的发展变化。这追踪部分就是第一手材料,记者本人就是事件发展的见证人。
视觉新闻主要是对报纸文字新闻提出的要求。广播新闻不可能提出写视觉新闻。电视新闻本身就是视觉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提出写视觉新闻。所以,视觉新闻只是报纸应对电视普及对文字新闻提出挑战而采取的一种报道手段。
现场新闻则是中外新闻媒体一贯倡导的报道手段和方法。因为新闻总是在现场发生、发展、结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1]新闻离不开现场。现场新闻报道是新闻本质和规律所必然要求的。从理论上说,它符合新闻本源论、新闻本体论和实践论。在此恕不展开。
现场,即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场所,以及在这场所发生事实的具体状况,现场应是“活”的、“动”的、“变”的,而非死的、静的、凝固不变的。
如今,企业进行宣传都会采用发布新闻稿。相对于其他推广方式来说,企业通过媒体发稿不仅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而且成本低廉,受众广泛,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营销方式之一。 众所周知,以新闻稿形式出现在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上的新闻,更加权威,这可以增加广大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度。有利于品牌进一步提升。那么,如何利用新闻稿提升品牌权威呢? 1、新闻稿发布的频率 新闻稿发布的频率是大多数企业都考虑不清楚的问题,我到底该投放多少篇新闻稿才合适呢。就媒介精灵小编经验来看,新闻稿不用特别多,关键要有质量,一篇好稿子胜过十篇垃圾稿。 一般来说,在日常推广当中,保持一周2-3篇新闻稿的投放量就可以。遇到新品推广、促销推广、市场活动等事件可增加1-3篇。 2、新闻稿发布后的收录问题 媒体人都知道,如何文章不被主流的搜索引擎收录,新闻稿的推广作用就被减弱了。 如果你的新闻稿标题及文章内容植入了你的企业品牌名字及产品相关介绍,百度上搜索会优先显示出来,比投硬广告的排名更靠前。 搜索引擎收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就是新闻源的收录和网页收录,正规网站一般情况下网页收录都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新闻源收录首先得发到新闻源网站上,不过发在新闻源网站上也会受稿件内容或者搜索引擎自身抓取规则影响,并非有100%的抓取率。 3、新闻稿发布的时间 新闻稿发布的时间点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循的。例如,周五下午更新的文章,会在页面上停留到下周一;早上10点以前发布的文章被媒体记者采编的可能性比较大。 4、新闻稿发布的版块 很多企业做过了新闻营销,但是经常会说没有什么效果。如果坚持做了三个月以上没效果的话,肯定是执行之中存在问题。新闻营销是信息传播的源头是推广之中首要的推广方法,推广效果肯定也是勿容置疑的,如果没有感觉到效果就在自己推广的方法上找原因。 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投放的版块不对,与媒体的目标人群不符,文章也没有考虑到SEO截取搜索的潜在客户,那么这样一个新闻稿是很难起到效果的。新闻稿发布要发布在文章内容相关的频道或版块,如说一篇手机营销的稿件应该投放在科技、数码版块,也可以投放到时尚、消费版块,女性手机也可以去投放到女性版块,但原则上不要投放到房产、家居、能源等无关的版块。新闻发布投放错了板块,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对于一些刚成立的中小型企业,与其花费巨额广告费进行短期广告的投放,不如通过新闻营销,不知不觉中将你的产品信息在传递给用户,不但能够提高宣传效果,还能无形中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